Sep 22, 2025 9:57 AM
Sep 23, 2025 7:49 AM

神经-肌肉接头与肌肉疾病

病因流行

机制原理

中年女性患者,1年前出现左眼睑下垂、视物成双,伴四肢无力,休息后减轻,疲劳后加重。半年前出现右眼睑下垂,伴饮水呛咳、声音嘶哑。
综合患者的症状、体征,初步诊断为重症肌无力,该病的发病机制是终板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受到破坏(C对)。
终板膜因胆碱酯酶失活而持续去极化(A错)可致肌强直。重症肌无力患者神经-骨骼肌接头处乙酰胆碱释放正常(B错)。骨骼肌肌膜上的电压门控Na⁺通道失活(D错)、运动神经末梢电压门控Ca²⁺通道失活(E错)均不是重症肌无力的发病机制。

临床表现

重症肌无力,病态疲劳,晨轻暮重,新斯的明试验阳性,腾龙试验阳性,眼肌最先受累,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有效

抗胆碱能药物:是能阻断胆碱能受体的药物。胆碱能受体分为毒蕈碱型(M 受体)和烟碱型(N 受体)。抗胆碱能药物主要作用于 M 受体,通过竞争性地与 M 受体结合,阻止乙酰胆碱与其结合,从而抑制胆碱能神经的效应。例如阿托品,它可以减少腺体分泌,解除平滑肌痉挛等。
抗胆碱酯酶药物:主要是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。胆碱酯酶是一种可以水解乙酰胆碱的酶,抗胆碱酯酶药物能使乙酰胆碱在突触间隙的浓度升高,增强胆碱能神经的功能。新斯的明就是一种典型的抗胆碱酯酶药。

腾喜龙试验是对疑诊重症肌无力的患者做的抗胆碱酯酶药物试验。方法是:腾喜龙10mg,注射用水稀释至1ml后,先静脉注射2mg,观察20秒后如果没有出汗、唾液增多等不良反应。再给予8mg静脉注射,1分钟内肌无力症状好转,则为腾喜龙试验(+),持续10分钟后肌无力又恢复原状。但是临床现在已基本不做腾喜龙试验,因为滕喜龙医院基本无药。目前最多用的是新斯的明试验。

诊断方法

重症肌无力检查:
最有价值的确诊检查→重复神经电刺激(低频减10%以上,高频减30%以上)
重症肌无力
低频刺激减低大于10%。
高频刺激减低大于30%

类重症肌无力又称Lambert-Eaton肌无力综合征,为一组自身免疫性疾病,临床表现为四肢近端肌无力,需与重症肌无力鉴别。此病患者虽然活动后即感疲劳,但短暂用力收缩后肌力反而增强,持续收缩后又呈疲劳状态,脑神经支配的肌肉很少受累。重症肌无力典型改变为动作电位波幅第5波比第1波在低频重复刺激时递减10%以上或高频重复刺激时递减30%以上(P367),而类重症肌无力患者神经低频重复刺激时波幅变化不大,但高频重复刺激波幅增高可达200%以上(A对)。

  1. 重症肌无力
    1. 低频刺激,电位衰减减低大于10%。
    2. 高频刺激,电位衰减减低大于30%
  2. 类重症肌无力
    1. 低频衰减25% ,低频重复刺激时波幅变化不大
    2. 高频重复刺激,波幅增加200%
      特征性诊断意义→乙酰胆碱受体抗体(AChR抗体)升高
      ③甲状腺功能检查→5%的重症肌无力合并甲亢
      ④胸腺CT→80%患者都存在胸腺增大或胸腺瘤
      ⑤疲劳试验(Jolly试验)阳性、新斯的明试验 阳性、滕喜龙试验 阳性

重症肌无力(MG)是一种神经-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。临床主要表现有运动后四肢易疲劳(A对)、四肢肌无力晨轻暮重(C对)、波动性眼睑下垂和复视(B对),疲劳试验经休息或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后可以缓解(E错,为本题正确答案)。重复神经电刺激检查:4电刺激电位衰减>10%(D对)。

Lambert-Eaton肌无力综合征抗乙酰胆碱酯酶药治疗也有效(D错)。L-E综合征,病变累及突触前膜,导致Ach释放减少。
因此,抗胆碱酯酶治疗可有效

重症肌无力一般不考虑颅内占位性病变,不行磁共振检查

鉴别诊断

周期性瘫痪:U波,下重于上,近重于远
重症肌无力:晨轻暮重
多发性肌炎:肌无力,皮疹,心肾损害
吉兰-巴雷:远重于近,感觉障碍,脑N损害,肌电图为神经源性,脑脊液蛋白-细胞分离。

🗞长跑就意味着出汗,出汗就会有电解质的流失。【缺钾】就会出现【U波】。这题满满的题眼呢~
🗞低钾性周期性瘫痪:
①青少年多发病,20~40岁,男性
②睡醒时
③下肢重于上肢,近端重于远端
④低血钾
⑤U波出现,周U世界
🗞其他选项
重症肌无力主诉是眼睑下垂,而非全身症状
吉兰巴雷综合征,下肢无力,二便正常。不能自行恢复
多发性肌炎,不能自行恢复
癫痫是抽风啦

并发症

80%的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重量增加…10%-20%合并胸腺瘤


新斯的明的毒蕈碱样反应:
瞳孔缩小、心动过缓、流涎、多汗、腹痛、腹泻和呕吐等

新斯的明是抗胆碱酯酶药,所以Ach增多,产生M样症状,表现为消化功能↑,汗腺分泌↑等,阿托品是M拮抗,所以跟上面的相反。(印象中是这样的,说的不妥的地方望纠正)

记忆:所有有孔通道分泌增加,瞳孔心率↓

Day 72:
📌 新斯的明的毒蕈碱样反应:瞳孔缩小、心动过缓、流涎、多汗、腹痛、腹泻和呕吐
📌阿托品中毒则相反:所有腺体分泌减少,心率上升,瞳孔扩大。解毒用毛果芸香碱

M样症状:一扩二缩三增多 见#M样
呕、恶、痛、泻、汗、流涎,
流涕、尿频、大小便(失禁),
瞳孔缩小、肺水肿,
气管痉、咳、心率慢(血压降)。

N样心率、血压升,呼吸麻痹、肌震颤。

患者女,26岁,既往有重症肌无力的病史,出现感冒后肌无力加重的表现,在服用溴化吡啶斯的明后出现流口水、大量出汗、肌束颤动、腹痛的表现,出现此种表现是由于乙酰胆碱(Ach)神经元的后发放。 原因包括(1)腺体:ACh可使泪腺、气管和支气管腺体、唾液腺、消化道腺体和汗腺分泌增加; (2)ACh会刺激平滑肌痉挛,产生腹痛 (3)神经节和骨骼肌:ACh作用于自主神经节NN胆碱受体和骨骼肌神经肌肉接头的NM胆碱受体,引起交感、副交感神经节兴奋及骨骼肌收缩。进而肌束颤动。 因此,题中患者的表现都符合乙酰胆碱(Ach)神经元的后发放(D对)。

M+N 一起就是后发放,M 大量液体分泌,N 肌束颤动

后发放:也称后放电,由于突触的环式联系方式,当传入刺激停止后,传出神经仍然继续发放神经冲动,使得反射活动持续一段时间。

治疗

反拗性危象:在服用抗胆碱酯酶药物期间,因感染、分娩、手术等因素导致患者突然对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无效,而出现呼吸困难,且注射新斯的明后无效也不加重症状。应暂停抗胆碱酯酶药的应用。

重症肌无力首选新斯的明
出现肌颤,流水→阿托品对抗
突然失效→反拗现象→马上停药+糖皮质激素

重症肌无力出现反拗危象应注意呼吸道畅通,当早期处理病情无好转时,应立即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,应用人工呼吸器辅助呼吸(E对),同时,停用吡啶斯的明(A错)、新斯的明(B错)、腾喜龙(C错)等抗胆碱酯酶药物以减少气管内的分泌物,选用有效足量和对神经-肌肉接头无阻滞作用的抗生素积极控制肺部感染,给予皮质类固醇激素或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等静脉药物治疗,必要时采用血浆置换。洛贝林(D错)属于呼吸兴奋药,不用于呼吸肌无力的重症肌无力患者,否则会加重呼吸肌无力状况。

#肌无力危象 有三种类型:
肌无力危象,药不够 加量
#胆碱能危象 ,药过量 停药+阿托品
#反拗危象 , 药失效 停药+糖/呼吸


本题AB皆为正确答案。盐酸小檗碱(B错,为本题正确答案)又称黄连素,会加重肌无力,应避免应用。万古霉素(A错,为本题正确答案)可抑制骨骼肌-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,加重重症肌无力症状,故也应该禁止使用,重症肌无力患者禁用药物:氨基糖苷类抗生素、万古霉素、苯妥英钠。本题正确答案为AB。

重症肌无力禁用和慎用药物:
1.氨基糖苷类抗生素、新霉素、多黏菌素、巴龙霉素等可重神经-肌肉接头传递障碍;
2.奎宁、奎尼丁等药物可以降低肌膜兴奋性;
3.吗啡、安定、苯巴比妥、苯妥英钠、普萘洛尔药物也应禁用或慎用


低钾型周期性瘫痪补钾,
高钾型周期性瘫痪补钙,正常钾型周期性瘫痪补钠

低钾型瘫痪是补钾缓解
高钾型瘫痪是补钙离子保护心肌
正常型瘫痪是补钠缓解,补钾加重

对于频发的周期性瘫痪可以使用乙酰唑胺(B对),乙酰唑胺对各型周期性麻痹均有预防作用,且可使发作间歇性持续存在的肌力减弱获得改善。胸腺摘除(A错)为重症肌无力的胸腺治疗。
强的松(C错)可用于预防正常钾型周期性麻痹
吡啶斯的明(D错)属于胆碱酯酶抑制剂,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青光眼,也可用于重症肌无力的治疗。卡马西平(E错)为抗癫痫药,用于癫痫治疗。

乙酰唑胺是碳酸酐酶抑制剂,排钾利尿药
#乙酰唑胺 引起低钾却可以治低钾周期性麻痹
#氢氯噻嗪 利尿却治尿崩 #!

乙酰唑胺的不良反应之一就是低钾血症。那么,为何低钾性周期性瘫痪还用乙酰唑胺

目前对家族性周麻的认识为:Ca2+、Na+两种离子通道基因突变均能使Na+电流幅度的下降,这一共性提示Na+电流的下降是导致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重要病理生理改变。细胞内Ca2+的变化会改变细胞膜上电压门控Na+通道的产生和膜插入,因此,细胞内Ca2+浓度可以调节膜表面的Na+通道密度,这可能是Ca2+通道突变影响钠通道的一种方式。
有学者认为乙酰唑胺可能与间接影响Ca2+通道活性有关,它可正向调节Ca2+通道活性从而间接影响Na+通道,从而预防周麻发作。
在丁香园看到的,分享给大家😁😁😁

周期性瘫痪可分为低钾型,高钾型和正常型三类
高钾型周期性瘫痪
高钾血症
肢体麻木、肌肉酸痛、烦躁不安
不会有肌无力表现
低血糖
脸色苍白、心率增快、呼吸困难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,无血钾升高表现。

患者9岁男孩,未进早餐入校锻炼(饥饿、运动),半小时后四肢无力,平卧于地上,勉强翻身(肌无力表现),血钾5.6mmol/L(血钾升高),注射葡萄糖酸钙后症状消失缓解(葡萄糖酸钙可缓解),一年中类似发作5次(呈发作性)。根据病史诊断为高钾型周期性瘫痪(E对)。高钾血症(A错)血钾会升高,但其临床表现为肢体麻木、肌肉酸痛、烦躁不安、神志不清等神经肌肉表现和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症状,但不会有肌无力表现。低血糖(B错)表现为脸色苍白、心率增快、呼吸困难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,无血钾升高表现。